English

媒体视角

媒体视角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媒体视角
媒体装院:“职”达未来——贵州推动职业教育衔接产业就业
发布时间:[2021-06-03] 作者:[] 来源:[天眼新闻 ] 访问:[]

备职院汽车工程系老师在进行实车讲解

  贵州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,当前贵州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。

  “只招50人,我们是省内第一个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。”5月19日,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杨正荣有些兴奋,该校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通过批准,今年首次招生。

装备职院汽车科普馆内被拆分成零件的实车

  近年来,随着贵州现代科技的发展,全省十大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整体实现较好增长,新的生态工业群兴起。数据显示,今年1到4月,新能源汽车产业以11%的增长率位列第十,随之应运而生的一批新增企业、新投产项目加快达产达效,从而形成新的人才缺口。

教师利用AR焊装展示系统开展教学

  贵州引进的10家汽车主机厂,就对智能汽车生产、制造、售后服务领域的技能人才需求量极大。3年不间断的调研,杨正荣有了明确的结论,“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贵州每年人才缺口至少有500人。”

  针对这一现象,装备职院迅速根据实际需求,调整专业设置,培养符合贵州工业发展的各类人才。

装备职院2020年花费550万元从西门子引进“数字双胞胎”智能生产线,将先进设备带入课堂,实现校企合作

人才有缺口,意味着就业顺畅。这也是装备职院顺应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,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,让学生就业不愁的同时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做贡献,这是一举两得。

学生在“数字双胞胎”智能生产线上实训

  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适时跟进,装备职院必须有“利器”——

  结合“中国制造2025”发展规划,装备职院逐步优化专业的同时,加大资金进行学科建设,去年就花费了550万元从西门子引进数字化双胞胎智能生产线,使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学内容,以数字化的方式,模拟生产线在现实环境中的生产,对产品、制造过程乃至整个工厂进行模拟仿真。

学生在“数字双胞胎”智能生产线上实训

  “这项技术是制造业最前沿的智能生产技术,也是未来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。”据数字双胞胎智能产线项目现场指导老师杨林说,学校引进此项目是针对企业发展所需,将先进设备带入课堂,实现校企合作,更好地为贵州企业订单化培养人才,“今年有30个学生,明年预计开设2个班,招生人数超过100人,学生基本上100%就业。”

学生利用智能设备进行模拟实验

  参天之木,必有其根;怀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

  装备职院顺应发展趋势培育人才,只是贵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
  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这个最长远的民生、一头连着就业这个最根本的民生。对于贵州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而言,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。

在汽车工业智能化模拟生产线车间内,学生在记录实验数据

  “十三五”以来,贵州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。而主动的、自下而上的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体制机制的探索,进一步激发职业院校发展的无限潜力。

  据了解,截至目前,今年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.6个百分点,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19.3%,较去年同期提高1.5个百分点。立足全省工业发展,针对企业加大技改投入、加快转型升级的现状,贵州探索出“产业园区+标准厂房+职业教育”的办学模式,推动“学校办到园区去、车间搬到校园来、专业围着产业办、学生就近找工作”。目前,已有54所职业院校入驻工业园区办学,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升。

贵州职业教育将车间搬到校园,用专业围着产业

  此外,积极引导全省职业院校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、5个服务业等共27个产业链的实际需求,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贵州明确了31所中高职院校牵头负责、81所中高职院校参与27个产业链的相关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工作,推进以专业对接产业,以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。

  近5年来,全省职业院校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10余万人,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%,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%,中高职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由10年前的30%上升到70%。

贵州职业教育“扩容提质”让更多的学生“职”达未来

  “十四五”期间,贵州将完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,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紧密衔接,建设3至5所国家“双高计划”高职院校、15所左右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、60所左右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、100所左右中职强基工程学校。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布局建设10所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。

  目前正是贵州职业教育驶入“快车道”,大有作为的历史新机,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贵州职业教育“扩容提质”让更多的学生“职”达未来,打造成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人才摇篮。